家校共育
以小帶大,書香飄進我家
——“我和爸媽齊讀書”活動
一、案例綜述
在日常上課和完成作業后,學生有相當長的時間可自由支配。而這,正是推廣閱讀的最佳時間。但兒童本身缺乏自覺性,沒有教師的言傳身教,又不在學校這樣宜學宜讀的環境中,因此家長的監督和配合顯得極為重要。我校為農村小學,除個別家長外出打工外,絕大多數以種菜務農為生,冬季閑暇時間較多,以親子閱讀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活動就變得可行。
結合定州市圖書館推廣的“書香定州,閱讀悅心”這項閱讀活動,我在班級中號召學生及家長開展了親子閱讀活動。以小帶大,孩子帶著家長讀——不僅做到每天打卡,而且形式多樣:或共讀一本書,或合作詩歌朗誦,或同處一室各看各的。
二、案例解析
(一)案例思路與理念
對于六歲到十二歲的兒童,他們就像一塊海綿,遇水即吸。不限題材不拘類別,凡是新鮮的、有趣的,他們都喜歡。找到一本合適的書,固然能讓他們沉浸其中。但短視頻的流行,加上部分家長的不自律,常常在孩子旁邊瀏覽,導致兒童沉浸在及時的、毫不費力的快樂中,自然而然會對生活中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快樂的行為比如讀書等失去興趣,長此以往將會失去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家庭閱讀必須有家長配合,這也是親子閱讀的意義。
親子閱讀,又稱"親子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早期親子閱讀主要以親子共讀繪本為主,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步接觸古詩詞、國學、科普繪本、各類名著、散文、小說、科幻等等豐富多彩的題材。親子閱讀是傳遞親情的橋梁,可以提高孩子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明確了親子閱讀帶來的好處,家長才愿意花費時間陪孩子一起進行這項活動。
(二)案例設計與實施
首先給家長明確親子閱讀的意義,這一步在家長會和線上家訪中都有反復提及。其次提供親子閱讀指導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與環境,讓閱讀變得快樂。
親子閱讀很重要,但在這之間得讓孩子首先享受閱讀,讓閱讀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我通過騰訊會議等視頻形式,指導家長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這里所說的環境,包括兩個方面:物理環境和精神環境。
1、物理環境:布置孩子喜歡的閱讀角,包括書桌的整潔、圖書的添置、光線的合適等。
2、精神環境:是指父母和孩子共讀采取的姿勢,不同于幼兒期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稍有間距更容易使孩子安靜、專注地進行閱讀。
二、固定親子閱讀的時間,養成閱讀習慣。
一件事情要成為習慣,就必須是長久的、持之以恒的,所以親子閱讀的時間可以相對固定。大多數情況下,一天中睡前是閱讀的最佳選擇,當然這個時間并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只要確定好,在每天的同一時間進行閱讀,那自然而然就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形式多樣,主題延伸。
親子閱讀并不局限于僅讀一本書,還可以延伸到美術繪畫、手工、科學實驗、故事表演等多種形式,這點根據書目的種類不同,可以自由拓展。還可以進行主題性的延伸閱讀,比如,閱讀同一主題的不同書目(比如都是童話類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就有區別);將同一作家的作品共同閱讀,進行比較等。
四、有效的提問,提升閱讀效果。
1、激疑型提問;2、辯論型提問;3、留白型提問等等。提問方式不局限于這些,可以根據孩子情況做出不同調整,只要能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鉤住閱讀的“魂”就行。當然,對于部分家長來說可能比較有難度,這時候比較簡單的操作就是讓孩子復述故事,也能起到提升的作用。
(三)工作實效與經驗
在這項活動中,閱讀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梁。包括與家長的溝通中,也可以看到他們收獲了很多。通過親子共讀,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情感上、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親子雙方擁有了一次高質量的情感交流與互動,這就是所謂的“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跟父母建立一起經歷、一起分享、一起成長的親密關系。其次,親子共讀也是一個共同學習的機會。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在學習或鞏固知識,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掌握知識。
三、案例點評
閱讀推廣,是向公眾提供的一項重要的閱讀服務。每個社會成員,既是閱讀推廣的對象,也是閱讀推廣的觸角。實踐已經證明,讓每個社會成員養成自覺和習慣,把閱讀當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是閱讀推廣中最難的事情,其難度遠遠超過閱讀氛圍的營造。而這件難事,也恰恰最有價值。社會成員若無自覺和習慣,全民閱讀可能就只能停滯于想象層面,這顯然不利于書香社會的建設。
小學語文除了基礎字詞的練習之外,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運用,“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其中,寫是學生思想和視野的表達,是輸出的過程;而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是供“寫”做準備的,是一個知識輸入和儲存的過程。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關系到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而且對他們開闊視野、提高內涵、增加底蘊、放飛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這項活動我會始終堅持下去,也期待著學生們和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