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農業局關于 “十三五”農業發展總體規劃
圍繞建設農業現代化這一根本目標,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業項目帶動,科技做支撐,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期。突出糧食、蔬菜、畜牧養殖等主導產業,全面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實現農業經濟與環境發展協調進行,打造華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優勢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基地,成為京津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倉儲和物流中心,推動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有序延伸和轉移,積極打造第六產業,進一步提升我市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思路,利用電商、微店、微博等新媒體做好我市優勢農產品的展銷和宣傳。實現我市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一、重點任務
到十三五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左右,總產80萬噸以上;蔬菜播種面積達到6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50萬畝,占蔬菜播種面積的80%以上,總產300萬噸,產值40億元;豬、牛、禽出欄分別達到140萬頭、12萬頭、1250萬只、奶牛存欄達到10萬頭以上,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14.2萬噸、10.76萬噸、33.9萬噸,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達到190個以上。
二、任務目標
(一)實施園區帶動發展戰略。抓住我市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機會,成立專門組織和機構,積極協調園區在土地流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信貸、路網建設、產品銷售等方面的難題,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兩家以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0家以上。
(二)強化項目帶動發展戰略。綜合整合標準糧田建設、新增千億斤田間路工程、節水灌溉、農機具購置補貼、菜籃子工程等重點惠農項目,扎扎實實把項目做大做強。
(三)實施引智工程。扶持和引導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河北農大、河北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科技攻關協作項目,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提升我市的農業科技轉化和應用水平。
(四)大力扶持新型經營主體。通過開展科技培訓、專家講座、外出參觀等多種方式,全面加強對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主的培訓和教 育,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為農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
(五)破解發展資金瓶頸。創新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支農力度,為農業發展積蓄發展資金,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六)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全面完成土地確權頒證登記工作。鼓勵工商資本和新型經營主體流轉農戶土地,重點引導工商資本發展農作物高效種植、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揮其龍頭、示范、引導和帶動作用,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三、重大項目
(一)扎實推進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項目。重點鋪設防滲管道、修建田間路。
(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及工程,重點加大對玉米收獲機、青貯機、節水灌溉機具、大型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的補貼力度。
(三)實施好生豬獎勵補貼項目。落實好生豬補貼資金,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抓好菜籃子工程。
4、實施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大力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主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培訓和科技幫扶指導,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四、主要措施
1、大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按照農作物生產和農藝技術應用要求,配套完善田間基礎設施和耕作條件,消除土壤主要障礙因素,平衡農田土壤水分和養分條件,提高耕地質量監控及技術集成應用能力,為糧食作物維持較高的產量水平并實現標準化生產提供持續的地力保障。
2、積極推進節水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工程、農藝、生物節水為主要措施,以制度建設和用水計量為保障,大力推廣綜合配套節水技術,提高水利用率和生產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糧食生產綜合節水示范基地,示范帶動全市農業節水農業的發展。改良土壤與改進耕作方式,通過秸桿還田和增施有機肥,增施磷肥,中耕松土,推行小畦種植和溝種等方式,改善土壤結構,增加降水入滲,抑制地表徑流與洼地積水,提高自然降水生產效率。
3、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在耕地資源約束日益強化的背景下,必須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路子。加快新品種選育,發揮定州市區位便利和糧食規模等優勢,與京津石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針對定州農業發展需求,加強作物良種培育,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的種子生產基地,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大規模開展高產創建,在更大規模、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深入推進高產創建,實施整市整建制推進,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鼓勵高產創建與產業技術體系結合,與科研單位結合,與培育種糧大戶、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結合,與推進專業化服務結合,與產業化龍頭企業結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渠道、規模化生產的新路子、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產業化經營的新途徑,推進標準化生產,做到技術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提升創建水平。
依托國家各項扶植政策,積極引導和大力提升畜牧養殖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經營水平。用現代科技和現代裝備來武裝畜牧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和現代經營意識來指導畜牧業,著力實現畜牧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畜產品競爭力增強的“三增倍增”目標。
4、積極培育新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和社會化服務的進程,轉變政策導向,政府對糧食生產的政策支持、對糧農的補助和對糧價的保護必須與培育現代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程度緊密結合起來,調動糧食現代生產和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以糧食生產方式轉變來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加強政策引導,糧食政策著力點由指令性計劃分散農戶種糧轉到引導培育種糧大戶、糧農合作社和糧食生產經營龍頭企業上來。
5、加強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充分利用現有的以縣鄉村為主干的農業技術推廣等社會化服務網絡體系,發揮好12316中央平臺的作用,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
6、實施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要大力推廣健康養殖,重點發展畜牧業養殖小區和規模場戶,加快畜牧規?;?、集約化、標準化和產業化步伐,使養殖業盡快從單純追求數量向數量與質量、效益與生態并重的方向轉變。一是加快推廣畜禽良種。借助國家奶牛良種和生豬良種補貼政策,加大畜禽良種補貼力度和推廣力度,提高良種覆蓋率。重點建設和規范供精單位和站點,培育一批畜禽良種示范戶。二是大力推行健康養殖方式。加強畜禽養殖規模場戶的建設,加強養殖的科學規劃,實現飼養設施和管理方式的標準化,同時對養殖生產實施全過程監管。三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通過項目實施促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改善養殖生態環境,推動三元種植結構調整。
7、實施畜牧業科技提升行動。實施畜牧業科技提升行動,要以提升畜牧業科技支撐和引領能力為核心,以提高畜產品競爭力為目標,促進技術推廣由注重單項技術應用向綜合技術應用轉變,農民培訓由注重數量向數量和質量并重轉變。一是加快畜牧業科技創新。依托本地大專院校,實行行政領導、科技人員和畜牧生產加工企業(場)密切結合,在畜牧良種培育、品種改良、畜牧業裝備、優勢畜產品生產加工等方面,確定一些科技公關課題,組織實施一些畜牧業科研項目,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加強畜牧業科技推廣。加大畜牧科技入戶工程實施力度,經常性地開展“送科技,奔小康”活動,強化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場、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廣新機制。在全市范圍內重點推廣瘦肉豬規模生產技術、高產奶牛繁育與規范化飼養技術、配合飼料生產應用技術、優質牛羊肉生產技術、養殖小區規范化生產技術、全株玉米青貯擴大推廣等畜牧生產技術。三是開展農民畜牧科技培訓。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對畜禽良種、法律法規、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培訓。
8、實施優勢畜產品產業帶促進行動。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積極發展特色畜牧業、綠色畜牧業和生態畜牧業,培育壯大畜牧主導產業,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產業化,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在奶牛產業上,以定州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為依托,在奶牛生產和加工上實現突破,增加牛群數量和質量,建立高產牛群,提高全市奶類人均占有量和消費水平。在肉牛產業上,重點是加快肉牛品種改良,擴大高檔肉牛的生產,提高肉牛產品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能力。在生豬產業上,以國香養殖有限公司和新宗有限公司為依托,在生豬生產和加工上實現突破。重點是加快生豬品種改良,提高三元雜交和配套系商品豬的比重,大力開發精深加工產品。
9、實施畜牧產業化和畜產品加工推進行動。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力爭龍頭企業集群有大發展,畜產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畜產品品牌建設有大突破,畜牧業產業化帶動能力有大提升。一是加快發展畜牧業產業化。樹立培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畜牧發展方向,促進畜牧業產業向產前、產后兩頭延伸,逐步健全產加銷各環節和貿工牧各領域相互銜接、協調發展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二是加大對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扶持力度。充分體現“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原則,淡化“官辦”或“半官半民”的行政色彩。鼓勵和扶持農民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組建多種形式的畜牧合作經濟組織,促進畜牧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三是扶持壯大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圍繞優勢產業,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戰略,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引導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積極培植畜牧龍頭企業上水平、上檔次。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促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強質量管理,選擇一批畜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試點。
2015年12月10日